金箔與佛的緣分
佛像裝金是貼金工藝中歷史較為古老的工藝,它恰如其分地運用了真金箔的裝飾優點,既能保護佛像胎底,又借助金箔上百年不蛻變的‘寶氣’和人們對真金色彩的推崇,增加了佛像的尊貴感和神秘感。除了用黃金表達崇敬之外,讓佛像通體金色,也與黃金不易被氧化的特性有關。
據專家考證,事實上早期的佛教是不搞偶像崇拜的。釋迦牟尼在圓寂前曾經留下遺言,要求弟子們要按照佛教的教法來行事,而不是按照某個人的意志來行事。因而在其后的幾百年間,信徒們對佛的紀念活動,并不以造像的形式出現,而通常是將佛的腳印雕刻出來,供人們瞻拜。
今年,揚州的大明寺佛像貼金,并非呈現金光閃閃的新佛像外觀,修繕過程中將采用生漆仿古做法和古法貼金技術,外表修舊如舊,將保持佛像的原始面容。為重現佛像的金碧輝煌,有關方面開始對佛像全身進行保護和貼金處理,30多尊佛像將“披金”10多公斤,為我市近年來規模最大的一次佛像修繕。
目前在大明寺進行佛像貼金的上海古雕工藝貼金裝飾大師,是一支聞名全國的佛像修繕貼金隊伍,
他們采用中華傳統宗教寺院的貼金技藝,參與了全國眾多寺廟佛像的修繕與貼金。
俗語有云:佛靠金裝,人靠衣裝。
佛像裝金是貼金工藝中歷史較為古老的工藝,它恰如其分地運用了真金箔的裝飾優點,既能保護佛像胎底,又借助金箔上百年不蛻變的‘寶氣’和人們對真金色彩的推崇,增加了佛像的尊貴感和神秘感。除了用黃金表達崇敬之外,讓佛像通體金色,也與黃金不易被氧化的特性有關。
據專家考證,事實上早期的佛教是不搞偶像崇拜的。釋迦牟尼在圓寂前曾經留下遺言,要求弟子們要按照佛教的教法來行事,而不是按照某個人的意志來行事。因而在其后的幾百年間,信徒們對佛的紀念活動,并不以造像的形式出現,而通常是將佛的腳印雕刻出來,供人們瞻拜。
印度一直有崇拜金佛像的歷史,金佛也叫“金軀”或“金像”。到了公元一世紀左右,大乘佛教在印度興起,一些大乘佛教徒將佛神化,制作了佛像,用于供奉膜拜,于是印度佛教藝術廣泛流行。在我國的名剎古寺,如今依稀可見古代貼金藝人為佛像裝金留下的遺跡,它伴著中國佛教文化走過了千年歷程,已成為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。
金箔與佛
今年,揚州的大明寺佛像貼金,并非呈現金光閃閃的新佛像外觀,修繕過程中將采用生漆仿古做法和古法貼金技術,外表修舊如舊,將保持佛像的原始面容。為重現佛像的金碧輝煌,有關方面開始對佛像全身進行保護和貼金處理,30多尊佛像將“披金”10多公斤,為我市近年來規模最大的一次佛像修繕。
目前在大明寺進行佛像貼金的上海古雕工藝貼金裝飾大師,是一支聞名全國的佛像修繕貼金隊伍,
他們采用中華傳統宗教寺院的貼金技藝,參與了全國眾多寺廟佛像的修繕與貼金。
華企金箔小編認為:佛像貼金將黃金附著在佛像表面,除了起到莊嚴美化佛像的作用,對文物也是一種較好的保護。感謝佛像帖金師傅的辛勤付出。
相關新聞:
- 哪些因素決定鋁銀漿的質量2014.08.09
- 鋁銀漿如何儲存?2014.07.29
- 華企銅金粉可以應用在哪些領域2014.07.23
- 金箔繪畫的價值在哪里2014.07.04
- 如何讓你的藝術畫閃耀熠熠金光2014.06.29
- 吹落法制作金箔畫